试验研究

  • 巴马香猪肠道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世森;梁静;韦英益;胡庭俊;杨天石;满书通;于美玲;

    研究旨在分离鉴定健康巴马香猪断奶仔猪肠道中的益生菌,为巴马香猪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物质基础。采集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利用MRS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通过溶血性检测、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黏附性检测、16S rDNA基因同源性分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分离株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盐耐受力、高温耐受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分离得到4株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具有溶血性、疏水性达90%以上的菌株;对乳糖、松三糖、甘露醇、山梨醇、棉籽糖、菊糖、蔗糖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分离株16S rDNA基因序列与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同源性为99%,鉴定为粪肠球菌。4株粪肠球菌在0~4 h处于迟缓期,随后进入对数生长期,伴随pH值迅速下降;其中菌株3-M2在10 h进入平稳期,菌株3、菌株37、菌株39则在14 h进入平稳期,最终pH值均降至4.0。菌株37在人工胃肠液、胆盐和高温环境下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1),且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1)。研究表明,粪肠球菌分离株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强,具备较强的人工胃肠液、胆盐及高温耐受性,具有开发为巴马香猪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潜力。

    2025年08期 No.44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7K]
  • 鼠伤寒沙门菌FtnB蛋白的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

    魏铭清;丁颖;刘非凡;王天辰;周霞;张倩;王震;张辉;

    试验旨在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FtnB蛋白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并获取高纯度的蛋白样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FtnB蛋白结构及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预测分析,将PCR扩增得到的鼠伤寒沙门菌FtnB基因插入pET-32a(+)载体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中,使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Ftn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FtnB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及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延伸链;存在多个T、B细胞抗原表位及磷酸化、糖基化、甲基化修饰位点。根据蛋白互作预测分析结果显示,FtnB蛋白与norV和aphF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研究成功扩增了大小为524 bp的FtnB基因。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获得大小约为35.9 ku的FtnB蛋白。研究表明,试验成功克隆FtnB基因,并通过原核表达制备了FtnB蛋白,为进一步探索鼠伤寒沙门氏菌FtnB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5年08期 No.441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1K]
  • 基于RAA-CRISPR/Cas13a的空肠弯曲杆菌检测方法的建立

    罗如杏;梁子立;何琪富;张炎;张志东;郭紫晶;

    研究旨在将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与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Cas13a蛋白(CRISPR-Cas13a)技术结合,建立基于RAA-CRISPR/cas13a的空肠弯曲杆菌检测方法。针对空肠弯曲杆菌的保守基因设计特异性的CRISPR RNA序列和RAA引物,通过RAA扩增后进行CRISPR-Cas13a的荧光检测,优化检测体系中主要成分,之后对优化后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评估,并通过检测临床样品与现有的实时荧光PCR(q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检测方法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下限低至9.3 copies/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低于4.15%和3.51%,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该方法对40份猪腹泻粪便样品的检出率为30%(12/40),高于qPCR检测方法 (20%,8/40),检测的12份阳性样品经测序进一步确认为空肠弯曲杆菌,证明该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试验建立了灵敏高、特异性强的检测空肠弯曲杆菌的RAA-CRISPR/Cas13a方法,为空肠弯曲杆菌的检测提供了新技术,在食源性疾病监测和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8期 No.441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3K]
  • 貂源肺炎克雷伯菌纳米PCR方法的建立

    杨靖卿;赵新凌;迟雪;陈欣茹;廖茜;叶京飞;陈强;孙娜;

    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灵敏且高效地检测貂源肺炎克雷伯菌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试验根据肺炎克雷伯菌khe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程序,并经过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及临床样品的检测,建立了貂源肺炎克雷伯菌纳米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纳米PCR方法能够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对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无菌水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该方法的敏感性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使用纳米PCR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对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纳米PCR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对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0%(21/30)和53.3%(16/30)。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纳米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可用于检测貂源肺炎克雷伯菌。

    2025年08期 No.441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 基于转录组测序对双峰驼泌乳性能差异表达候选基因的研究

    潘伊微;李文;樊新丽;木塔力甫·阿迪力;罗生金;

    研究旨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影响双峰驼泌乳性能的候选基因。采集高产12峰和低产11峰骆驼的血液进行转录组测序,以P<0.05和|log_2FoldChange|>1为阈值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受选择区域进行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产和低产组间共筛选出48个差异表达mRNA,其中显著上调40个,下调8个。功能富集分析确定到2 128个GO条目,包含1 598个生物学过程、255个细胞组分以及275个分子功能。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泌乳性能密切相关的通路有细胞黏附、生物黏附、谷胱甘肽生物合成过程、次氯酸代谢过程、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活性的调节等过程。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54个信号通路,与泌乳性能相关的通路有细胞黏附、糖异生/糖酵解、苯丙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等。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5个可能调控泌乳性能的关键候选基因血清素受体4(HTR4)、纤维蛋白-2(FBLN2)、磷脂爬行酶4(PLSCR4)、磷酸胆碱磷酸酶1(PHOSPHO 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剂亚基(GCLM)。研究表明,试验结果为今后阐明双峰驼泌乳性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2025年08期 No.441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0K]

饲养繁育

  • 刺梨果渣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蛋黄及鸡胸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潘何露;木仁;格根图雅;罗家香;向天飞;陈志;刘晓伟;徐文斌;

    试验旨在探索刺梨果渣粉对长顺绿壳蛋鸡蛋黄及鸡胸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96羽260日龄长顺绿壳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EG_3组、EG_6组和EG_9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6%和9%的刺梨果渣粉。试验期共8周,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7周。结果显示,各组蛋黄、鸡胸肉中均检出17种氨基酸。与CK组相比,EG_9组蛋黄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鸡胸肉组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EG_3组鸡胸肉蛋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CK组蛋黄中检出18种脂肪酸,试验组检出19种脂肪酸。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亚油酸、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α-亚麻酸和ω-3 PUF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EG_6组的神经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十五烷酸、二十碳二烯酸和γ-亚麻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EG_9组的肉豆蔻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减少(P<0.05);EG_6组和EG_9组的油酸显著减少(P<0.05),EG_3和EG_6组的ω-6 PUFA含量显著增加(P<0.05)。CK组鸡胸肉中检出13种脂肪酸,EG_3和EG_9组检出11种脂肪酸,EG_6组检出12种脂肪酸。与CK组相比,各试验组鸡胸肉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EG_9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和ω-3 PUFA含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长顺绿壳蛋鸡日粮中添加刺梨果渣粉的推荐添加量为3%~6%。

    2025年08期 No.441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 菌藻组合对鲢鳙鱼生长性能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李翠云;杨振波;杨东峰;杨振燕;秦卿;

    试验旨在探究菌藻组合对鲢鳙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试验在大水面养殖条件下,选取体重为(41.35±0.50) g的鲢鳙鱼2 400尾,鲢鳙比例3∶1,随机分为对照组(CO组)、T1组、T2组、T3组共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尾。各试验组每15 d在养殖水体中泼洒1次菌藻,其中T1组添加6.25 mL/L小球藻,T2组添加0.75 mg/L EM菌,T3组添加6.25 mL/L小球藻+0.75 mg/L EM菌混合液。CO组不添加菌藻。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T3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试验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CO组(P<0.05)。试验第45、第60、第75、第90天时,各试验组养殖水体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显著低于CO组(P<0.05)。试验第45、第60天时,各试验组养殖水体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显著低于CO组(P<0.05)。试验第30、第45、第60天时,T1组养殖水体氨氮(NH_3-N)含量显著低于CO组(P<0.05);试验第30天时,T2组、T3组养殖水体NH_3-N含量显著高于CO组(P<0.05),试验第45天时显著低于CO组(P<0.05)。试验第30天时,各试验组养殖水体硝酸盐氮(NO_3-N)含量显著低于CO组(P<0.05)。试验第15天时,T2组和T3组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氮(NO_2-N)含量显著低于CO组(P<0.05)。研究表明,小球藻和EM菌对鲢鳙鱼养殖水体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且小球藻和EM菌协同净化效果强于单一菌藻,即两者协同能够更好地降低养殖水中TN、TP、NH_3-N、NO_2-N的含量及COD_(Mn)。

    2025年08期 No.44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大骨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刘政宇;李孝涵;张宝刚;王滔;王杰;朱弘焱;田玉民;苏玉虹;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能量蛋白水平饲料对大骨鸡公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大骨鸡育肥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将同一批孵化所获笼养大骨鸡公鸡雏鸡根据饲喂不同能量、蛋白水平日粮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均使用商品雏鸡配合饲料育雏至6周龄。处理A组在育肥前、后期均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水平日粮;处理B组在育肥前期饲喂低能量、低蛋白水平日粮,后期饲喂高能量、低蛋白水平日粮;处理C组为对照组,在育肥前、后期均饲喂低能量、低蛋白水平日粮。结果显示:12周龄末,处理A组大骨鸡公鸡体重显著高于处理C组(P<0.05);20周龄末,处理A组大骨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处理C组(P<0.01)。试验期间各组大骨鸡公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育肥前期,处理A组大骨鸡公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处理C组(P<0.05)。育肥期间,处理A组、处理B组大骨鸡公鸡成活率显著低于处理C组(P<0.05)。各组大骨鸡公鸡全净膛率、翅膀率、腿肌率、胸肌率、皮下脂肪厚差异均不显著(P>0.05);处理B组大骨鸡公鸡半净膛率显著低于处理C组(P<0.05),处理A组、处理B组大骨鸡公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宽极显著高于处理C组(P<0.01),处理A组大骨鸡公鸡屠宰率显著低于处理B组、处理C组(P<0.05)。各组大骨鸡公鸡胸肌和腿肌肉色、剪切力、滴水损失率、pH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喂高能量、高蛋白水平日粮可提高大骨鸡公鸡增重性能,但体脂率高、成活率低;低能量、低蛋白水平日粮会降低大骨鸡公鸡增重性能,但体脂率低、成活率高。日粮的能量和蛋白水平对大骨鸡肉品质影响较小。

    2025年08期 No.441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 青贮玉米和超敏蛋白复合酶联用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江剑波;强艳芳;庞骋思;谭明旺;李祖春;吴永升;马敏;

    试验旨在探究青贮玉米、超敏蛋白复合酶单用、联用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清抗氧化、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30日龄产蛋性能及体重相近的三黄鸡1 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日粮,T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超敏蛋白复合酶600 g/t,T2组饲喂20%青贮玉米+80%基础日粮并添加超敏蛋白复合酶600 g/t,T3组饲喂20%青贮玉米+80%基础日粮。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T2组试验蛋鸡的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T2组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3组和CK组(P<0.05);T1组蛋黄比率显著高于T3组和CK组(P<0.05)。T1组、T2组蛋鸡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高于T3组和CK组(P<0.05)。T1组、T2组蛋鸡血清钙(Ca)含量显著高于CK组、T3组(P<0.05),血糖(GLU)含量极显著低于T3组、CK组(P<0.01),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T2组血清磷(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超敏蛋白复合酶600 g/t、20%青贮玉米与80%基础日粮联用可有效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对蛋鸡健康养殖产生积极影响。

    2025年08期 No.44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 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投饲率对大口黑鲈肝脏组织结构、免疫功能的影响

    韦云勇;王梦然;刘宏祥;沈佳佳;高风;程光平;麻艳群;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陆基圆池循环水条件下不同投饲率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血脂水平及肝脏抗氧化、免疫功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探究大口黑鲈的适宜投饲策略。试验选择体重为(23.31±1.25) 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按照投饲率随机分为4组(1.5%组、2.5%组、3.5%组和4.5%组),每组设两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在1个试验池中,每池放养3 660尾(73尾/m~2)。暂养7 d后,每池随机抽取30尾鱼测定体重,计算各组平均日投饲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1.5%组、2.5%组相比,投饲率为4.5%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P<0.05)。与1.5%组、4.5%组相比,投饲率为2.5%、3.5%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投饲率为2.5%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与4.5%组相比,投饲率为2.5%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肝脏溶菌酶(LZM)活性(P<0.05),投饲率为1.5%、2.5%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投饲率为1.5%、2.5%、3.5%可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与1.5%组、2.5%组相比,投饲率为3.5%、4.5%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肝细胞长径、短径和胞核直径及空泡面积比,显著降低胞核面积比(P<0.05);与1.5%组相比,投饲率为3.5%、4.5%可显著降低大口黑鲈肝细胞细胞核数量(P<0.05)。肝脏组织切片显示,随着投饲率提高,大口黑鲈肝脏脂肪蓄积逐渐增多,当投饲率达到4.5%时,肝细胞肿胀和脂肪空泡化较为严重。研究表明,2.5%~3.5%的投饲率有助于提高大口黑鲈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以及维持肝脏组织结构的完整。

    2025年08期 No.44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疾病防治

  • 羊驼源弗格森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刘华栋;路自涵;王瑞;韩欣润;李俊;李婷婷;王国艳;唐娟;

    山西某羊驼养殖场内出现母羊驼流产、产弱胎,羔羊驼出生后不久死亡的情况。研究旨在确定引起羊驼发病的病原,并为养殖场提供诊断和疾病防控的思路,无菌采集病死羊驼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取病料接种于多种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取单菌落涂片染色观察菌体形态;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种培养基上均有菌落生长,在鉴别培养基麦康凯和SS琼脂上生长出粉红色的菌落,伊红亚甲蓝琼脂上生长出有金属光泽的小菌落;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染成红色的细小杆菌,菌体单一均匀;上述菌落、菌体形态特征均与弗格森埃希菌一致。通过PCR扩增、测序和序列比对后,确定分离株为弗格森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阿奇霉素、氟苯尼考均表现敏感。研究表明,引起养殖场内羊驼发病的病原鉴定为弗格森埃希菌,其对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阿奇霉素、氟苯尼考敏感。

    2025年08期 No.44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0K]
  • 1例猫贾第鞭毛虫病的诊治与分析

    王敏;李明俊;张火轩;

    1只7月龄蓝金渐层英国短毛猫近期出现轻微腹泻,遂来就诊。经临床体格检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粪便显微镜等检查,确诊患猫感染贾第鞭毛虫。经驱虫、消炎、对症治疗,复检患猫粪便中未见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和包囊,其他各项指标均正常,患猫康复。

    2025年08期 No.44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调查分析

  • 渭南市鸡新城疫免疫情况监测与分析

    徐梦迪;南苹瑶;高天淋;任倩;王媛;王国超;吴奇强;白鸽;

    研究旨在了解渭南市家禽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和病毒感染状况,于2022—2024年从全市11个养殖区域(均免疫)抽取规模场和散养户,采集2 666份鸡血清样品及590份口咽、泄殖腔拭子,采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进行新城疫免疫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2—2024年,渭南市鸡新城疫免疫抗体个体合格率为92.09%,场群合格率为93.49%。不同年份、不同区域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农业农村部规定≥70%的免疫要求。规模场与散养户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3.33%、90.87%,均高于国家免疫效果评估要求,规模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散养户。病原学样品检测结果均为核酸阴性。研究表明,渭南市新城疫免疫效果确实,疫病发生风险较低,但仍要持续做好新城疫免疫及监测工作,确保养殖安全。

    2025年08期 No.44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天祝县某规模蕨麻猪场仔猪腹泻情况及PEDV感染情况调查

    杨彩虹;张啸;黄福岚;孙有奎;

    试验旨在掌握2023年9月—2024年8月天祝县某规模蕨麻猪场仔猪腹泻流行特点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感染情况。采用现场调查法调查了解不同季节、日龄、胎次的仔猪腹泻分布情况,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112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中是否存在PEDV。结果显示,2023年11月以及2024年1、2、3月仔猪腹泻率较高;其中,2024年2月最高,腹泻率为62.13%(146/235);2024年7月最低,腹泻率为0.92%(10/1 068)。冬季和春季仔猪发生腹泻占比较高,分别为41.34%(253/612)、38.07%(233/612);夏季仔猪发生腹泻占比相对较低,为3.59%(22/612)。1~7日龄仔猪发生腹泻的占比最高,可达80.22%(491/612);15~24日龄仔猪占比最低,为7.52%(46/612)。母猪所产第1胎仔猪腹泻占比最高,为82.19%(503/612),其次为第2胎(10.36%)和第3胎(6.24%),母猪所产第4胎仔猪腹泻占比最低为1.31%(8/612)。112份腹泻仔猪粪便样品中PEDV阳性率为47.32%(53/112)。研究表明,该场存在PEDV感染,仔猪发生腹泻与月份、季节、仔猪日龄和母猪胎次等因素相关。

    2025年08期 No.441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8K]

专论综述

  • 新疆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原体分布以及防控研究进展

    刘丹;唐莉娟;赵明明;卜三平;马博;

    斑点热是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引发的一类立克次体病,主要靠蜱叮咬宿主进行传播。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和贸易交流显著增强,SFGR在新疆的疫源地分布范围持续扩大,作为传播媒介的蜱虫种类和宿主也日益多样。文章对新疆携带SFGR的主要蜱种、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以及斑点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制定有效的蜱传斑点热综合防控策略提供参考,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护水平。

    2025年08期 No.441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 仔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防治

    唐光新;

    仔猪病毒性腹泻是养殖业中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大规模死亡,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文章围绕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猪星状病毒(PAstV)等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讨论了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仔猪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兽医工作者提供指导,降低仔猪病毒性腹泻率,提高养殖效益。

    2025年08期 No.44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 饲用金荞麦栽培技术及其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毛力权;

    文章详细阐述了饲用金荞麦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控等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提高饲用金荞麦产量和品质。同时深入探讨了饲用金荞麦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包括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及健康水平、改善猪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消纳粪污、保护生态等,旨在为推广饲用金荞麦种植与促进生猪绿色养殖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No.441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猪流行性腹泻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丁林玲;陈云蕾;杨宗照;刘璐;邵婷婷;徐廷帅;张帅;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急性水样腹泻、呕吐和新生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自2010年我国暴发PED以来,PEDV已发生多次变异,针对经典毒株的疫苗对变异毒株的交叉免疫保护效果不佳,且无特效药物对该病进行治疗。基于此,文章从PEDV基因组及流行病学特征入手,重点介绍PEDV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8期 No.441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 2025年《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正>《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创刊于1972年,月刊,定价15.00元。邮发代号8-7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1-151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9692。杂志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品位时尚,深受行业人喜爱。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直接与本刊联系。电话:024-23226552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金山北路97号

    2025年08期 No.44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稿启事

    <正>一、杂志简介《现代畜牧兽医》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与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联合主办,旨在打造全国一流的畜牧兽医学术性、指导性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969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1-1515/S。本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全文收录。

    2025年08期 No.441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