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 饲料桑发酵菌种筛选及其发酵效果评价

    段艳珍;李平平;杨文;李金见;杨叶眉;杨星莹;李莎;杨卫;

    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菌液对饲料桑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先通过对比不同添加量(5%、10%、15%、20%、25%)的12株菌株(贝莱斯芽孢杆菌CF-HBSC-Z-PCA、贝莱斯芽孢杆菌CF-C-050Y-9、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CF-LJ-1-2、植物乳杆菌CF-LJ-4-2、札氏乳杆菌、膜毕赤酵母CF-B102-1-M、酿酒酵母CF-B7-3-M、梅岐酵母、枝孢、黑曲霉1、黑曲霉2)菌液发酵饲料桑的粗纤维含量,在4个菌种类型各选择1株发酵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后续最适添加量筛选。之后根据最适菌株的最适添加量配制混合菌剂,与未添加菌剂的对照组(添加100 mL纯水)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最适合饲料桑发酵的菌种及菌液添加量分别为:膜毕赤酵母CF-B102-1-M 15%、枝孢5%、植物乳杆菌CF-LJ-4-2 15%、贝莱斯芽孢杆菌CF-HBSC-Z-PCA 20%。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桑经混合菌剂发酵后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发酵可使饲料桑的品质得到改善。

    2025年06期 No.439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中华蜜蜂Peter Pa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仇会桐;刘宇明;白桦;程玉;李明;费东亮;刘艳霞;马鸣潇;

    试验旨在探究彼得潘(Peter Pan,PPAN)在中华蜜蜂幼虫中的功能。试验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蛋白表达,得到PPAN原核蛋白;借助PCR技术对PPAN基因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PPAN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SPAGE分析优化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PPAN蛋白以包涵体形式成功表达,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8 h,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0.5 mmol/L,扩增得到的PPAN基因片段大小为1 146 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70.6 kDa。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PPA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为后续探究PPAN蛋白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复制的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2025年06期 No.439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无针注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免疫评价

    易洁;罗颖;李成燚;向军;谭素琼;杜德燕;

    试验旨在评价无针注射器接种猪肺炎支原体(Mhp)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先开展无针注射不同佐剂疫苗的安全性试验,选取14~21日龄健康易感猪10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头猪,分别免疫Mhp油佐剂疫苗SY202401、水佐剂疫苗SY202402,接种剂量为0.2 mL/头,之后连续观察1周。之后选取14~21日龄健康易感仔猪45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5头猪,分别从不同佐剂类型(油佐剂疫苗SY202401、水佐剂疫苗SY202402及生理盐水)、注射方式(无针注射与有针注射)以及免疫剂量(单次注射与连续3次注射) 3个维度开展效力评价。结果显示,使用无针注射器接种油佐剂疫苗SY202401 72 h后,有4头试验猪接种部位出现直径1~3 cm的明显包块;免疫接种7 d后,包块逐渐消散吸收。而水佐剂疫苗SY202402组所有试验猪在整个观察期内均无明显的红肿、溃疡、化脓、结节。免疫后第14天,A组(无针注射油佐剂疫苗SY202401 0.2 mL×3次)试验猪血清Mhp抗体水平稍高于B组(无针注射水佐剂疫苗SY202402 0.2 mL×3次)。免疫后第35天,B组试验猪血清Mhp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F组(有针注射水佐剂疫苗SY202402 1 mL)(P<0.01),A组试验猪血清Mhp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C组(无针注射水佐剂疫苗SY202401 0.2 mL)(P<0.01),B组试验猪血清Mhp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D组(无针注射油佐剂疫苗SY202402 0.2 mL)(P<0.01)。采用不同佐剂类型、注射方式、免疫剂量注射Mhp疫苗对试验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无针注射器接种Mhp水佐剂灭活疫苗安全性高,免疫效果优于传统有针注射,且可减少疫苗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建议进一步推广并验证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025年06期 No.439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T细胞Beclin1基因敲除稳定细胞株

    俞晖;陈海恩;苏绮玲;黄怡丹;吴江;康恺;

    试验旨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猪睾丸(swine testis,ST)细胞系Beclin1基因,构建自噬基因敲除细胞株,为后续研究自噬在ST细胞增殖过程中与其他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规则,设计特异性靶向Beclin1基因第1个外显子相关序列的sgRNA,构建pLV3-U6-MCS-sgRNA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染至ST细胞中,使用嘌呤霉素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细胞Beclin1敲除效果。结果显示,经过CRISPR/Cas9系统处理后,筛选获得了ST敲除Beclin1稳定细胞株。与原始ST细胞株相比,B组敲除Beclin1稳定细胞株中未检出Beclin1蛋白质的表达。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Beclin1敲除的ST细胞株,为Beclin1功能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2025年06期 No.43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18β-甘草次酸联合5-Fu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田启会;刘雅莉;杨明轩;龙亚丽;张勇;

    试验旨在基于乙二醛酶1 (GLO1)代谢途径,研究甘草成分18β-甘草次酸(GLA)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小动物临床中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试验采用体外培养Lewis肺癌细胞,使用生长至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试验。试验设Control组、5-Fu组、GLA组以及5-Fu+GLA组,各组细胞铺在96孔板中,过夜贴壁后Contro组常规培养,各试验组分别加入0.5 mg/L 5-Fu (5-Fu组)、50μmol/L的GLA(GLA组)以及0.5 mg/L 5-Fu+50μmol/L GLA (5-Fu+GLA组),每组5个复孔。试验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Lewis肺癌细胞增殖率、凋亡率,ELISA检测代谢产物甲基乙二醛、D-乳酸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GLO1蛋白荧光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ontrol组细胞形态较规则,大小比较均一;GLA或联合5-Fu干预后,细胞变圆变亮,并出现皱缩。与Control组相比,GLA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5-Fu组、5-Fu+GLA组细胞增殖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trol组相比,GLA干预后细胞甲基乙二醛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D-乳酸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5-Fu组细胞甲基乙二醛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5-Fu组相比,5-Fu+GLA组细胞甲基乙二醛相对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D-乳酸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Control组相比,GLA干预后细胞GLO1蛋白荧光表达水平明显降低,5-Fu组无明显变化,联合GLA干预后细胞GLO1蛋白荧光表达水平降低最明显。研究表明,GLA可以抑制GLO1酶活性,并促进5-Fu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2025年06期 No.43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3K]
  • 调控PRRSV复制的功能性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与鉴定

    刘宇明;许大伟;马鸣潇;李明;

    为了筛选可以调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宿主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研究通过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后24、48 h收集样品,利用华大基因第二代测序平台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病毒感染后显著变化的lncRNA候选分子。经初步验证后选择LTCONS_00092659 (命名为NRPL),采用敲低和过表达NRPL的方法观察其对PRRSV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敲低NRPL可明显抑制PRRSV复制,而过表达NRPL则明显促进病毒复制。研究表明,lncRNA-NRPL在PRRSV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提示NRPL可能成为开发抗PRRSV感染疗法的新宿主靶标,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5年06期 No.439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饲养繁育

  • 日粮中添加鸡血藤提取物对灵山麻鸡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秋萍;谢燕妮;徐生祥;胡湘云;覃兆鲜;于冬玲;肖鹏;奚玉莲;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鸡血藤提取物对灵山麻鸡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以192只1日龄灵山麻鸡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雏鸡。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给药A组、给药B组和给药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0.50%和1.00%鸡血藤提取物。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B组和给药C组雏鸡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给药C组雏鸡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B组雏鸡42日龄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给药C组雏鸡21日龄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给药C组雏鸡21日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雏鸡21、42日龄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时,各给药组雏鸡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42日龄时,给药B组和给药C组雏鸡血清IgA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给药组雏鸡21、42日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鸡血藤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灵山麻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其中添加量为1.00%时效果最佳。

    2025年06期 No.439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近交系大骨鸡不同杂交组合产蛋性能的研究

    王杰;李孝涵;丛玲;王滔;刘政宇;朱弘焱;田玉民;苏玉虹;

    试验旨在研究近交系大骨鸡不同杂交组合的产蛋性能,设置5组,分别为黄脚高繁♂×青脚高繁♀(A组)、青脚高繁♂×黄脚高繁♀(B组)、黄脚体大♂×青脚体大♀(C组)青脚体大♂×黄脚体大♀(D组)以及纯繁近交品系(E组),各组饲养管理条件完全相同,对比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差异。试验期52周。结果显示,18~52周龄,B组产蛋率显著高于E组(P<0.05),C组、D组平均蛋重极显著大于E组(P<0.01),B组、C组、D组产蛋量极显著高于E组(P<0.01),A组、B组、C组、D组料蛋比极显著低于E组(P<0.01)。研究表明,近交系大骨鸡不同杂交组合产蛋性能均明显优于纯繁近交品系;青脚高繁♂×黄脚高繁♀组合具有较高的产蛋率且蛋品质较好,黄脚体大♂×青脚体大♀组合平均蛋重以及累计产蛋量均大于其他杂交组合且平均料蛋比最低。近交系大骨鸡不同杂交组合的产蛋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各自特点进行配套利用,保持产蛋性能的持续提高。

    2025年06期 No.439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疾病防治

  • 一乌骨鸡养殖场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控

    张登俊;程联进;王宗柳;梁永兴;张昌发;沈荣菊;李根畅;杨福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性以及高致病率和致死率,在养鸡过程中时有发生,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以及整个养鸡产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10月,云南省某自繁自养乌骨鸡养殖场内饲养的70~75日龄鸡群陆续出现食欲废绝、消化不良等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马立克氏病。之后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该场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文章对该养殖场内马立克氏病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记录分析,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No.439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1例猫慢性肾病的跟踪治疗

    高伟豪;张旻;朱振邦;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老年猫的常见病,死亡率较高。一只老年狸花猫因干呕就诊,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CKD 4期。采用药物干预与饮食管理,综合施策以改善病情。初期治疗后,患猫症状显著改善,经后续跟踪治疗,其精神状态、食欲及活动力较为稳定。患猫自确诊后存活时间远超CKD的中位生存时间。文章基于该病例的诊疗过程,探讨CKD的治疗管理策略,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疗与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No.43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 1例猫股骨粉碎性骨折并发尿闭的诊断和治疗

    李明俊;王敏;

    1只中华田园猫因从高楼层跳下而无法行走,遂来院就诊。触诊左腿股骨部位疼痛,经X射线检查发现患猫左腿股骨粉碎性骨折,血气分析和血液生化检查发现钾离子浓度、肌酐、尿素等指标高于参考范围,且患猫频繁做排尿动作但无尿液排出。经B超检查发现,患猫膀胱充盈,确诊为尿闭。治疗以先治急后治缓为原则,即先治疗尿闭后治疗骨折,对患猫导尿并放置导尿管,输液治疗1 d后患猫钾离子浓度、心率等指标恢复正常水平,遂进行骨折修复手术。术后常规护理,继续输液3 d,血气分析和血液生化检查指标正常;拆除导尿管后患猫能够自主排尿且尿液颜色、尿量正常,2 d后拆线出院。1个月后回访,患猫能够正常行走、排尿。

    2025年06期 No.43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调查分析

  • 松狮犬行为特征观察及系统发育分析

    邱恒清;欧阳蓓;李芳;蒋凯;

    试验旨在观察松狮犬的行为特征,探究松狮犬的起源进化关系。试验对12只松狮犬的行为特征进行全面观察,下载并分析松狮犬线粒体D-loop区序列,以英国史宾格猎犬、罗威纳犬等17种犬为内群,以赤狐、灰狼和郊狼为外群,使用MEGA软件进行序列比对,通过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松狮犬具有性格温和忠诚、个性独立、不爱运动、不亲近人、喜欢睡觉等行为特征。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松狮犬与藏獒聚为一支,而后与丰山犬和柴犬等亚洲犬种聚在一大支,而与欧洲犬种相隔较远。研究表明,松狮犬起源于灰狼,与亚洲犬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尤其是与东亚品种起源方式相近,而与欧洲犬种亲缘关系较远。

    2025年06期 No.43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1例肉鸽多重病原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分析

    黄运福;唐作顺;梁海皇;兰天艳;银慧慧;曾雪颜;彭婷;刘伟;

    试验旨在了解广西某肉鸽养殖场病死鸽携带的病原,为当地鸽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对送检的病死青年鸽采集咽喉拭子,解剖观察内脏病理变化并采集肝、肾、脾、肺等组织,通过病理剖检、显微镜观察、病毒核酸检测、病原菌分离鉴定等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同时进行病毒对鸡胚的适应性和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显微镜观察到病死鸽携带鸽毛滴虫,病毒核酸检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圆环病毒(PiCV)和鸽疱疹病毒(PiHV)。PiHV能够通过鸡胚培养,但PiCV仅表现一定适应性。病原菌分离鉴定为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敏感。研究表明,病死鸽为PPMV-1、PiCV、PiHV、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鸽毛滴虫混合感染,提示鸽场需要重视对鸽病的防控并做好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2025年06期 No.439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新疆羊源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试验

    陈小雪;陈贝贝;王辉翔;焦海宏;王振兴;

    试验旨在明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某羊场羊群发病的病原,并特别关注鲍曼不动杆菌作为人兽共患病原菌的可能性。针对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羊进行了鼻腔拭子样本采集,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对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经形态学鉴定、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药敏试验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为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生化特性与鲍曼不动杆菌符合;16S rRNA序列与GenBank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为97.2%,命名为HT-1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仅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敏感;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半数致死量(LD_(50)值)为0.6×10~9 CFU。研究表明,导致羊群发病的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且该菌株对小鼠具有显著的致病性和致死性。这一结果强调了鲍曼不动杆菌作为人兽共患病原菌,需关注其在动物和人类之间的传播途径。

    2025年06期 No.439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专论综述

  • 东北梅花鹿种鹿选育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齐汭铖;商业;李宁;李鹏;罗剑通;杨鹏;许海志;张燚;

    东北梅花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随着鹿产业不断发展,种鹿选育至关重要。文章结合生产实践,从梅花鹿种鹿选种、饲养、繁殖等方面对梅花鹿种鹿选育技术进行探讨。在选种方面,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遗传品质等3个方面确定标准,公鹿需体型健壮、鹿茸产量达标、遗传稳定,母鹿要求体形匀称、繁殖性能良好且遗传品质优良;分子选育技术在梅花鹿选育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饲养管理方面,应选择合适场地,科学配制粗、精饲料,注重疾病预防。繁殖环节中应合理选配种鹿,采用适宜配种方式,做好妊娠分娩管理与繁殖记录。运用合理的选育方法可培育出遗传优良、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的鹿群,提高梅花鹿的生产性能,对促进养鹿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6期 No.439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 猪冠状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一丹;

    猪腹泻病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等猪冠状病毒引起,可使仔猪死亡率升高及生长迟缓,从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并对生物安全和公共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此外,在养殖过程中,多种猪冠状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极大地增加了猪腹泻病的诊断难度与防控复杂性。因此,为有效应对这一现状,建立一种高效且精确的检验手段显得尤为关键。文章对当前猪冠状病毒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各类传统检测技术以及新兴的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检测等手段,旨在为猪腹泻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助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6期 No.43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研究

    南苹瑶;徐梦迪;马宁君;王媛;任倩;王国超;韦唯;白鸽;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多宿主动物传染病。羊布鲁氏菌病是由羊种布鲁氏菌感染引发,具有人兽共患、传染途径多样的特点,患病羊可能出现流产、死胎、胎盘滞留等现象,还可能伴有关节炎、乳房炎等疾病,严重威胁全国羊产业发展和人类公共安全健康。因此,对羊养殖者而言,及时发现、诊断和防控羊布鲁氏菌病至关重要。文章对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检测方法、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并对检测所用病原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技术原理和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羊布鲁氏菌病的后续防控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6期 No.439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影响ω-3 PUFAs在动物肌肉中沉积的因素

    徐嘉璐;吕宏伟;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动物生长性能、免疫调节及肉品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肌肉中的沉积效率受饲料来源、合成路径及饲养管理等多因素影响。文章总结了ω-3 PUFAs的关键功能及三大来源,并重点剖析了影响其沉积效率的核心因素:饲料中ω-3/ω-6比例失衡会抑制去饱和酶活性,影响α-亚麻酸(ALA)向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转化;反刍动物瘤胃氢化作用导致PUFAs损失;单胃与反刍动物对脂肪酸吸收机制的差异。文章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饲料配方、提升动物源性食品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No.439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稿启事

    <正>一、杂志简介《现代畜牧兽医》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与辽宁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联合主办,旨在打造全国一流的畜牧兽医学术性、指导性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969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1-1515/S。本刊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全文收录。二、征稿内容本刊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兼顾的原则,主要刊登内容涉及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理生化、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草业科学等方面前沿性研究成果、创新性理论研究及实用性技术报告。

    2025年06期 No.43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2025年《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正>《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创刊于1972年,月刊,定价15.00元。邮发代号8-75,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21-151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9692。杂志内容丰富、装帧精美、品位时尚,深受行业人喜爱。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如错过邮局订阅时间,可直接与本刊联系。电话:024-23226552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金山北路97号

    2025年06期 No.439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下载本期数据